一个行业的发展,最终还得从依靠“供血”走向自身“造血”,新能源汽车产业终归还得以质量和创新为落脚点,在市场的竞争中去赢得一席之地。
据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工信部、财政部、科技部、发改委四部委近日发布“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”。根据新政,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%,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%。
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国家财政的补贴政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作为新兴和环保产业,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,确实具有行业扶持和培育的作用,不过如果仅将其产业优势或者发展动力停留在补贴层面,那么整个行业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进步。
一个行业的发展,最终还得从依靠“供血”走向自身“造血”,新能源汽车产业终归还得以质量和创新为落脚点,在市场的竞争中去赢得一席之地。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,不在于补贴过少,而恰恰在于过度。一方面由此造成了整个行业将利润全部依托于补贴,而未能居安思危去真正降低产品成本,为降低或者取消补贴做好准备;另一方面,则是大量的补贴的实质,其实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少数人,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不公。
更重要的是,时下这种高补贴的政策已滋生了大量的套取和骗补行为,比如除了使用低标准电池、虚报续航里程等最初级的骗补手段外,部分电动车厂和租赁运营公司,以循环使用电池组装配整车方式,以少充多,骗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量补贴。在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之下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整个行业的质量却未能得到显著提高,核心技术依然未能得到突破。靠补贴生存的新能源汽车行业,构建了一种虚假式的繁荣。
对时下这种高额的补贴政策进行调整,可以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否则就可能制造出新的行业泡沫。政策补贴只能起到“引导性作用”,却不能长期坚持,否则就可能形成新的依赖。包括打车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的推销,也是通过补贴,培养了消费习惯之后,就让其进入市场的自我竞争状态下。新能源汽车要实现真正的发展,就必须借鉴光伏产业的经验与教训,否则补贴政策一调整或陷入倾销争议中,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灾难。
超过和接近成本的补贴,不是常态性的市场行为,对此给予赞同并对政策调整给予反对,同样是非正常的市场思维。即便是实行补贴和政策倾斜,也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的规律来办,比如对新能源汽车,在限行、限购方面给予全面放开,或者在对传统能源汽车实行积分制之后,允许彼此进行积极交换,从而通过市场的决定作用,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。